钢铁论坛
标题:
迪拜发展模式为中国敲响警钟
[打印本页]
作者:
兵心
时间:
2009-12-10 11:42
标题:
迪拜发展模式为中国敲响警钟
全球金融危机还未完结,迪拜债务危机又突然制造了新一波世界经济震荡。迪拜债务危机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经济危机?是否会对中国产生不利影响?是否会动摇世界经济刚刚回稳的基础?一连串的疑问重新绷紧了世界的神经。为此,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日前召开“迪拜债务危机的原因及影响研讨会”,会同多位专家学者集体把脉迪拜债务问题。
对全球影响有限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杨志荣认为,迪拜债务危机不过是全球金融危机的一场余震,它所引发的全球股市、汇率等的波动反映的是人们对全球金融危机惊魂未定。迪拜债务危机不同于美国次贷危机,它没有庞大的规模,也没有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可能产生的蝴蝶效应,而且背后的主导产业链是原油开采业,是富人游戏。这种债务危机对穷人不会产生多大影响,因而对国际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也很有限。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在各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刺激下已经见底。
但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长久认为,迪拜债务危机仍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冲击。他指出,现在全球的金融市场还不稳定,风险仍存,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金融市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动荡。所以,迪拜债务危机产生的冲击很可能大于实际影响,需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关注。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丛亚萍则分析,迪拜债务危机很可能对石油美元产生冲击,而石油美元对美国而言又至关重要。所以,如果迪拜债务危机短时间内不能解决,那么很有可能使石油价格产生波动,如果阿联酋再因此减持美元资产,那么则有可能产生进一步的连锁反应,甚至还会影响中国在未来持有美元资产的政策,所以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发展模式是本次危机原因
南开大学当代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龚刚指出,迪拜这次遇到的问题和它的发展模式有关。迪拜本身并没有石油,只是有其他拥有石油的联邦支持。它所拥有的是一个优越的地理位置,作为港口为其他联邦输出石油。身为港口的迪拜,本身又有旅游产业,然后又发展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虽然迪拜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它自身没有其他产业作为支撑,比如制造业,全靠国外资金发展。大量资金涌入,投机的炒房者涌入,就造成了一派繁荣景象。可是,这种繁荣局面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支撑。
杨志荣则分析,迪拜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迪拜全球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掣肘于纷繁复杂的地缘政治。迪拜的前途取决于能否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但迪拜却做不了瑞士。在中东破碎的地缘政治裂片中,迪拜无法起到欧洲一体化前瑞士的作用。主要原因有四:一是资本中转结算需求不足。迪拜不能像瑞士一样作为冷战时期矛盾冲突中不同国家集团都可接受的金融中转站,而恐怖势力的资金中转又遭到国际社会的全面封杀。此外,石油美元主导中东资本形态的现状致使迪拜难以成为全球主要结算中心之一;二是中东难以摆脱资源魔咒。石油经济的相对单一性限制了迪拜发展资本市场,中东大量资本投资国外则壮大了西方金融势力;三是宗教文化背景不同。以石油美元为主导的伊斯兰金融完全受制于主导全球金融体系的盎格鲁╠撒克逊体系;四是迪拜对自身战略定位的认识和制度准备不足。迪拜能否成长为全球金融中心,无疑对于中东崛起具有战略意义,但阿联酋乃至中东部落制的传统,分散了其打造全球金融中心的力量,而在协调机制建设上也显得不足,基本是迪拜在孤军奋斗。在上述背景下,即使中东拥有庞大的石油美元储备,作为中东金融中心的迪拜也难以成长为全球金融中心,致使迪拜无法消化成本高昂的商业地产项目,最终产生了本次债务危机。
对中国极具警示作用
对于迪拜的现状,与会专家认为,既有值得中国学习的经验,又有需要我们引以为戒的警示。
杨志荣认为,迪拜的经济转型有值得肯定之处。经过多年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迪拜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并解决了25%的就业,带动了商业和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尽管房地产业受到打击,但迪拜的运输物流、船务海运、投资及金融服务等产业却没有受到影响,即使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依旧为迪拜赚取了大量外汇。迪拜从石油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成为中东航运、贸易、旅游和金融中心,值得资源枯竭型城市乃至正在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国借鉴。
不过,与会专家也提醒,迪拜债务危机已为中国的房地产业敲响了警钟。
李长久分析,现阶段的放贷量将近10万亿,到明年肯定超过14万亿,相当于去年两倍多。如此数量的资金,到底有多少进入了股市和房地产,这个问题没法搞清楚,但却很重要。因为,如果我们大量放贷,或者刺激投资过多地进入股市和房地产,那么就可能产生泡沫,经济可持续性也会受到影响。虽然我国的经济已开始恢复,但基础还不牢固,如果遇到政策变动或者突发情况,就会使泡沫破灭,结果可能就是v型反弹不能持续。
杨志荣还强调,与迪拜以城市发展带动经济增长不同,中国不少地方政府实施卖地财政,以牺牲其他产业发展资源来推进房地产发展,搞g d p至上,致使房地产泡沫难以遏制,不仅留下了巨大的隐性财政赤字,增加了银行不良贷款风险,还牺牲了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良机。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迪拜房地产泡沫是皮肉伤,而中国房地产泡沫却是内伤。更严重的问题在于,未来拯救中国的“阿布扎比投资局”在哪里呢?
作者:
周星星
时间:
2009-12-10 14:37
[quote=兵心]迪拜本身并没有石油,只是有其他拥有石油的联邦支持。它所拥有的是一个优越的地理位置,作为港口为其他联邦输出石油。身为港口的迪拜,本身又有旅游产业,然后又发展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虽然迪拜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它自身没有其他产业作为支撑,比如制造业,全靠国外资金发展。大量资金涌入,投机的炒房者涌入,就造成了一派繁荣景象。可是,这种繁荣局面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支撑。quote]
这是您的论据,比较下我们国家,房地产业只占到gdp贡献的1%,即使算上上游和其中服务业衍生的2.14%一共的比例才不到4%,进出口和投资才是gdp贡献的主力,在这个基础上,迪拜的发展模式和我们国家是没有可比性的。
此外迪拜的人口226万,面积为4,114平方公里。迪拜实行开放的政策,目前迪拜的常住居民中有80%为外来人口,来自150多个国家。就这个规模看迪拜的房地产业,很容易了解到房地产业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全世界的富人阶层,棕榈岛、七星级酒店、带空调的沙滩、用比石油贵的水绿化出来的树木和高尔夫球场,这些面向的消费群体是阿汤哥,和华尔街的富人阶级。这些这也是它的危机被称为07金融危机滞后影响的产物的原因。
如果硬要比较,只能拿上海、香港这些一线城市去比较,但仔细一分析,我们国家百姓才是需求的主因,在上海这样的地方,普通白领讨论的都是购房问题,外地每年涌入的人口都是新增的需求,虽然在资金流动过剩和国际热钱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房价高于实际价值,但于迪拜完全依托于国际化的需求是不同的,迪拜本地人没有住房压力,除了当地超高的福利政策外,外国公司在迪拜做生意,都需要本人人做保人,保人的收入才是迪拜人的主要收入。迪拜本地人买的房基本都是用于投资。因此从需求结构上看,迪拜的需求和我们国家很多一线城市都没有相关性。
我各人认为我们国家房地产业发展的基础在于目前已经超过2w亿的外汇储备,20多年代工贸易,积累了这个基础,在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的基础上,才能有底气抵御一波波国际热钱的侵袭,才能够给招商引资引入的外资带来安心的金融环境。这也是房地产业泡沫化的内因之一(可悲的是美元13%的贬值幅度,让我们全国人民一年多的辛苦劳动在无形中灰飞烟灭)。外汇储备稳定增长的趋势下,房地产业不受我们中央政府调控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剩下的牵扯到很多方面的问题,无法在这里细说。这是个人观点,只是对这个帖子的内容有争议,发表了一点比较杂乱的言论,请包容
欢迎光临 钢铁论坛 (//luntan.steelhom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