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论坛

标题: 60年中国城市化之文化情愫 [打印本页]

作者: 郝畅    时间: 2009-9-19 10:38
标题: 60年中国城市化之文化情愫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易中天在《读城记》中不掩自己的欢喜“我喜欢读城”。城市为什么可读?是因为它有个性,有魅力。城市的个性和魅力是我们读城的向导。而中国的城市极其可读,中国可读的城市又是何其之多!有容乃大的北京、气派风情的上海、厚重古朴的西安、年轻活力的深圳、花开遍地的昆明;古人妙笔生花诗句下的“城郭”足也令人回味许久——“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之成都,“暖风熏得游人醉”之杭州,“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长沙……而“城”与“市”的并蒂开花,使后人越来越愿意亲近城池完好、古韵古香的平遥、兴城,徽商诞生之地黟县、歙县以及晋商大本营祁县、太谷。而在城市或恢弘或细密的历史积淀下,常常绵延衍变出更多婉转传奇故事,今人为此种种在银屏上乐而不疲。


  而牛晓彦在《中国城市性格》中,游走于各城市不同性格下对人极尽调侃之能——最适合离婚人生活的城市是北京,这里有无止境的仕途、无固态的文化适合忘记家,有无数的离婚借口;而想寻找人生转机与变局的人都去往拉萨,它的风情与宗教气氛令人觉得工作是一种俗务,从拉萨回去的很多人都辞职了;而成都人不用太费劲就可以活得滋润匀净,用成都人自己的话来说,日子是水,自己是鱼,游着走就是了,而深圳,盛产梦想与爱情,深圳女人是“宁可饿着,也要靓着” ……在作者眼中,一座城市就是一个人,没有独特的性格,也就枉谈城市特有的灵魂魅力;而在作者笔下,读城就是读人,读人就是读城。


  《千年一叹》是一本日记,一本考察古文明的文化旅程。余秋雨跟随香港凤凰卫视的“千禧之旅”,“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历经艰险, 走过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拉克等世界五大文明发祥地,记录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这一切,就像脱去手套去抚摸老人的伤痕。”而今天我们看来,那一次的千禧之旅,何尝不像一次“读城之旅”,而遗落在历史老人身上的伤痕,不正是一座座记载着城市历史的建筑遗迹。古老文明的厚重在岁月的风蚀中,扬扬洒洒化成的碎片成为今天我们目光所及的种种。想至此,建筑所带给我们穿越时空的沧桑,却是分外地感动。


  法国有一位地理学家说,城市就是一个景观,一个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或劳动中心;更具体地说,她就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城市的气氛,特征和灵魂就是城市的性格。而我们终能发现能让一种文明从实体到升华精神付诸传承与展现的,只有两种载体——城市的建筑与生活于斯的人。


  而建筑与人是如此亲密:人在思想与真实空间中创造建筑;建筑承载着人与人的梦想,以物质改变精神的方式影响着人的思维力量与最俗世的生活方式。城市便是如此般,是物质与精神的交响曲,是可以寄生的场所,悲与欢上演的舞台。


  而现代城市,自从有了“房地产开发商”这一角色的参与,城市便有了更多的符号和色彩:大社区、商业圈、购物中心、酒吧、咖啡馆、影楼、公园、美食街、展览馆、私人会所、度假村……城市就像一场永不谢幕的大party,形成一个迷人的大气场。不断翻新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开发商的大手,注入了城市,浸润在城市文化中,也为城市注入了最新鲜的文化元素。




欢迎光临 钢铁论坛 (//luntan.steelhom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