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论坛

标题: 【转贴】媒体四问信贷数据大跳水 货币政策走向业内存分歧 [打印本页]

作者: wuyongqian    时间: 2014-8-14 12:49
标题: 【转贴】媒体四问信贷数据大跳水 货币政策走向业内存分歧
        央行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852亿元,同比少增3145亿元,环比少增6948亿元,创2010年以来单月新增贷款绝对额的最低值。
     央行相关负责人将7月人民币贷款大跌的原因归纳为:6月份“冲高”较多、有效需求放缓、存款季节性下降,以及信贷资产质量管控压力加大。
     尽管央行认为,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仍处在合理区间,货币政策“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并没有改变,但市场对金融数据,尤其是信贷数据的大幅走低仍然反应强烈。
     《第一财经日报》就此梳理了四大问题,试图还原7月信贷跳水真相,并解析货币政策走向。
     存款暴减拖累贷款?
     央行数据显示,7月末,人民币存款减少1.98万亿元,同比多减1.73万亿元。与此同时,当月人民币贷款仅增加3852亿元,同比少增3145亿元。
     7月存款大量外流,可能是影响7月新增信贷的直接原因。
     央行负责人表示,人民币存款历来就有非常明显的季末冲高、下季初回落的规律,今年6月份存款增加3.79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2.19万亿元,7月份存款季节性回落也就相对多一些。
     与此同时,近期由于理财、基于互联网的货币市场基金的快速发展,企业、居民存款与金融机构存款之间在季末季初转换更加频繁,进一步加大了一般存款的季节性时点波动。
     据央行初步估计,7月份银行理财等资产管理产品分流存款约1.6万亿元,若与一般存款合并计算,存款的波动性就会明显减小。
     央行还表示,近期A股行情回暖,7月中下旬又有近10家公司启动IPO,也分流了部分一般存款,其中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增加约3000亿元。
     与央行观点一致,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称,7月信贷和社融数据严重低于预期,主要原因是二季末冲贷新增存款超常规上升,而7月新增存款不足,于是贷款也出现6月超高、7月超低。他建议合并两月数据进行考察。
     银行“惜贷”苗头初现?
     针对信贷数据走低,央行相关负责人分析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11个季度上升亦为主因。该负责人表示,信贷资产质量管控压力有所加大,金融机构贷款投放,特别是对一些信用风险集中暴露的地区和领域的贷款投放更为谨慎。“由于不良贷款上升压力加大,部分金融机构出现‘惜贷’现象。”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称,银行出于防范风险的目的,贷款趋于谨慎。
     温彬表示,过去几年,企业负债率不断攀升,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企业经营困难,导致信用风险上升。当前,不良贷款出现了从沿海向内地、从小微企业向大中型企业、从制造业和商贸向房地产扩散的趋势。
     与此同时,在不良压力之下,银行对中小企业和房地产相关贷款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而在房价预期逆转的背景下,房地产商自身的信贷需求出现了明显下降。
     不良压力背后,则是基本面的压力。多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经济学家均认为,中国目前投资增长放缓,有效信贷需求也在减少。
     央行的人民币贷款数据显示,住户贷款增加206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5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80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77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35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082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726亿元。
     国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仅为3852亿元,其中对企业的短期贷款大幅下滑2356亿元是主因;7月票据融资再次大幅上升1726亿,意味着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然较弱,银行仍在使用票据冲规模。民生证券分析师管清友则在其研报中称,居民新增短期贷款仅为259亿,反映居民消费借贷意愿不强,与7月汽车销售弱对应;企业短期贷款大幅下降,反映实体缺乏扩大再生产意愿,部分企业提前还贷减轻财务压力。
     不过考虑到中长期贷款的表现较为平稳,钟正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不能仅凭单月数据得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显著下滑。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来看,进入8月上旬后,贷款基本上每天仍保持着300亿~500亿元的增量。
     “质化宽松”副作用?
     为应对经济下行,中国近几个月推出了“迷你型”刺激措施,其中向国开行提供的1万亿元补充抵押贷款(PSL)更被外资金融机构称为“质化宽松”,用来区别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
     这1万亿PSL与7月的信贷数据变化有无关联,是市场关注的另一个焦点。但从数据来看,1万亿PSL并非导致7月信贷数据超预期下降的原因,即便有,也非常小。
     首先,1万亿的PSL贷款在4月份就已经通过同业往来项目划拨至国开行的同业存款项下,这一划拨对4月份的金融机构存款数据具有较大的扰动因素。
     4月份“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下称“表一”)比“中资全国性四家大型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下称“表二”)的“同业往来(来源方)”多17645亿元,而3月份上述表一比表二只多6512亿元,4月单月增加超过1万亿元。 钟正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通过“同业往来”项划拨的PSL是4月份存款数据和M2余额出现较大背离的原因,但7月份上述两个数据变动较为一致,4月份划拨的PSL对7月份信贷数据影响较小。也有业内人士称,央行的万亿PSL应该在6月份有所释放,进而拉动了6月份的信贷数据,但7月份应该没有信贷释放,否则7月份的信贷数据不可能如此低于预期。
     “截至6月PSL肯定才放了两千多亿,这块有扰动,对信贷数据的效应还没消失掉。”钟正生表示。
     降息迫近?
     虽然市场对金融数据骤减的解读大同小异,但对后续货币政策的看法则存在分歧。
     钟正生对本报表示,央行在8月伊始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时,想必已经对7月的货币金融数据了然于胸,但央行却像“变脸”似的,对物价上行风险着墨颇多,对经济下行风险只是约略提及,这应该充分表明央行不想全面宽松,只愿定向发力的倾向。
     钟正生由此认为,考虑到当前数据扰动过大,均无太大参考价值,预计未来会逐步恢复正常,货币政策仍然没有突然转向的必要。
     央行相关负责人昨日亦称,在剔除特殊基数、季节效应等因素后,7月份主要金融指标仍在合理区间运行,观察金融运行仍应更多关注主要金融指标的整体趋势性变化,而不宜拘泥于单个月份的短期数据波动。
     目前来看,进入8月上旬后,贷款基本上每天保持着300亿~500亿元的增量,这也是支撑央行认为未来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仍会保持平稳增长的理由。
     但市场也有观点认为未来降息可期。
     中金公司分析师黄洁和朱婕在给客户的报告中表示,昨日的数据表明,中国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李慧勇则称,经济有改善、但基础不牢固,还需要加大既有政策的落实,尤其是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考虑到国庆节之后物价上升压力较大,还是提醒关注10月底前降息的概率。
     还有资本市场观点认为,关于信贷低于预期的原因,市场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认为央行收紧流动性,另一种认为是银行或经济的原因,这两种解释对股价的影响迥异,如果是前者,则上涨逻辑被打破,但如果是后者,则上涨逻辑反而被加强。该观点倾向于后一种解释,认为如今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可能性大幅上升。
     央行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未来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既保持定力又主动作为,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欢迎光临 钢铁论坛 (//luntan.steelhom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