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论坛

标题: 【原创】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认为3200不是 [打印本页]

作者: 风雨    时间: 2005-4-25 20:07
标题: 【原创】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认为3200不是
上海螺纹今年的底价呢?是手上货太多了,还是手上货太少了?这波涨价虽说不一定是长命的,但即使价格再跌下来还能破3200吗?答案可以说99%是否定的也是肯定的,那就是不会!gdp还要不要增长(7-9%的增长可以不实现了吗)?国内自己的矿石生产就可以满足内需了吗(40%-50%的进口矿石可以不要了吗)矿石的协议价格难道能改过来吗(上涨71.5%是一纸空文)?难道是石油大幅跌价导致运费大幅下调吗(石油大幅跌价)?难道国家的宏观调控水平还是不如去年来得准确吗(还会象去年5月那时侯没有底吗)?难道上海的房价今年就会不涨而跌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也是肯定的,不会!综上所述3200就是今年上海螺纹价格的底部价格了,呵呵,不好意思以上仅代表个人暂时的观点,希望兄弟们多加指正,若有失误请多多包涵!
作者: dundao    时间: 2005-4-25 20:39
阶段性的价格底部应该在这个水平了.但目前对于钢铁的整体价格水平而言,支撑价格的相关利好消息与理由一堆;但不利消息也是大把,所谓见仁见智了.从大的方面而言,这两年的时间,无论是对于钢铁生产企业也好,对于流通企业也好,都应该是一个转折的阶段.如何把握,抓住什么,很重要很重要.呵呵
作者: 阿杜    时间: 2005-4-25 21:07
难道就不可以把国内矿、贸易矿打的比协议矿价格更低一点吗?

螺纹跌→钢坯跌→国内矿跌→贸易矿跌

感觉协议矿价是支撑,因为到此价位钢厂需求方向的改变会调动国内矿价格回升,这是建立在国内铁矿石供应基本平衡的基础上的。
4。5央视新闻联播发改委的五点措施中,有关于加大自产矿的勘探和开发力度这一条,这里有两种可能性,一是鼓励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开矿,二是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无论是那种可能性,矿价下跌不可避免。可能是阿杜杞人忧天,还是希望这一切不要发生或者来的晚一点……

发生了,没底
不发生,有底,要比3200高
作者: 阿奇霉素    时间: 2005-4-25 23:16
同意dundao哥哥的看法。目前的底部是阶段性的,已经应验了是在3200元/吨附近。后期的底部,从成本上看,取决于矿石价格的涨跌和涨跌幅度。如果因矿石价格的变动而使得底部向下平移,幅度在200元/吨以内。不过这要看矿石价格是不是有这么多的跌幅。另外,5月份的底部应该是向上的,在3500元/吨附近。

尽管协议矿价格会变动,但我个人觉得不能忽视主要使用进口矿的重点大中型企业的建材成本的增加,因为他们的产量占全国建材产量70-80%。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的是:这些重点大中型企业大多数都有板材产品,因此,万一有重大影响因素左右建材市场,仅建材品种小有亏损的话,这些公司也能维持长时间的盈利。
作者: 诚信为本    时间: 2005-4-26 08:00
对于大中型联合企业来讲,阿霉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他们在建材微亏的前提下,是能够继续生产的。但对仅仅是以建材为主的企业来讲,他们就要考虑成本与销价之间的关系了。
作者: webweb    时间: 2005-4-26 08:29
在价格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后,且其他宏调政策继续出台的预期越来越近的环境下,注定这一波走不远。而南方的“冬储”天气-梅雨季节的临近,更给了后期销售无形的压力。这个时候,市场继续选择昨日的高举高打,无异于选择重现后市的暴跌,成本论在那时又将不堪一击。
作者: 风雨    时间: 2005-4-26 09:34
偶认为今年上海罗纹的大体走势可以参照去年的走势,但可能在涨跌幅度上更为温和一些,合理一些,那就是在年内上海罗纹价格的涨跌幅度将越来越小(3200-3850)这个价格将是上限和下限,在围绕3450-3500的均价上下浮动,且幅度可能越来越小,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国家没有大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情况下!
作者: 阿奇霉素    时间: 2005-4-26 11:48
只要gdp在8.5附近,或者9以下,就不用担心还有什么宏观调控政策出台。

现在政府明白一个道理:宏观调控政策是短期政策,不是长期使用。所以,一旦有紧缩迹象,马上就会有反向操作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尽管正反操作有可能在一年之内出现。但也没办法,政策干预市场从来就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乱”。

虽然目前谈紧缩的时机不对,但是要关注有可能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发生,多关注颁布政策的领导们关注的那些指标。因为发展中国家能很好应用宏观调控手段的,目前还没有。

就建材市场价格而言,在宏观调控大环境下,5月份以后的合理波动区间在3400-3600,中轴仍然是3500的成本线。当然矿石价格下降,成本线也会略有下移。从通常意义上讲,任何偏离合理波动区间的行情走势都将在其后的发展中走出回归行情。
作者: 阿奇霉素    时间: 2005-4-26 17:52
关于所谓的“成本论”的作用,已经被市场验证是正确的了,否则行情也不会合理反弹。这时如果再睁着眼睛抨击“成本论”没有用的话,还真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建议参考钢协4.26会议精神的第一句话。
作者: 钢市闲说    时间: 2005-4-26 19:53
同意阿杜的思路,国内正在加紧勘探和开采大型铁矿,原料肯定流向大型企业,成本也将降低。
作者: xiaoguang    时间: 2005-4-26 23:51
别误导了!国内需求已经出问题了,考虑这两年价格上涨因素,今年的投资增长对钢材的需求量(注:数量)早已不是那么回事了
作者: webweb    时间: 2005-4-27 08:20
引用:
xiaoguang 发表于 2005-4-26 23:51
别误导了!国内需求已经出问题了,考虑这两年价格上涨因素,今年的投资增长对钢材的需求量(注:数量)早已不是那么回事了


2004年新增棒材生产线20条左右(指全新机组),增加产能1640万吨;新增线材生产线也是20条左右(也是全新机组),增加产能1630万吨……而2005年是这些新增产能的集中释放期,粥已经越来越少了,僧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中,那这个天平还会平衡吗?我看到这里面很多理论不无道理,只是,大都建立在供需平衡的市场环境下而言的,而事实将会逼着你去考虑那些教科书的准确性!!!
作者: webweb    时间: 2005-4-27 08:26
[quote=阿奇霉素]关于所谓的“成本论”的作用,已经被市场验证是正确的了,否则行情也不会合理反弹。这时如果再睁着眼睛抨击“成本论”没有用的话,还真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按照你的“成本论”为王的理论,这一波行情螺纹至少要到3500……
作者: 风雨    时间: 2005-4-27 09:37
标题: webweb
引用:
webweb 发表于 2005-4-27 08:26
关于所谓的“成本论”的作用,已经被市场验证是正确的了,否则行情也不会合理反弹。这时如果再睁着眼睛抨击“成本论”没有用的话,还真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按照你的“成本论”为王的理论,这一波行情螺纹至少要...

3500有什么问题呢?上海罗纹今年肯定有好几波会超过这个价位的,不要光看增加了多少生产线,还要看看原来的生产线有多少改产或是停产了,呵呵
作者: 阿奇霉素    时间: 2005-4-27 11:30
关于建材产能,从2002年开始就逐步过剩,到2004年已经是严重过剩,现在再提新增多少生产线有什么意义呢?

举个例子说:我国彩涂板的产能,仅我个人了解情况,2002年就已经超过700万吨,现在至少已经有1300万吨,而国内消费量最多年份不超过300万吨。再看看国内彩涂从2002年至今的价格走势,产能过剩能说明这个产品的行情就一路回头、万劫不复了?事实证明是错误的,今年一季度彩涂价格是2000年以来最高的!

这个例子仅仅说明产能增长(而不是产量增长)不决定行情的走势,而不说明今后的建材价格就一定会创出历史新高。
作者: webweb    时间: 2005-4-27 12:29
引用:
风雨 发表于 2005-4-27 09:37
3500有什么问题呢?上海罗纹今年肯定有好几波会超过这个价位的,不要光看增加了多少生产线,还要看看原来的生产线有多少改产或是停产了,呵呵

个人判断,今年的市场,除非上海螺纹钢市场出现短暂缺货造成瞬间求大于给,其他时间3500将是上限!
增加出来的生产线是实实在在的热火朝天干着,而又有多少在改产或是停产?难道这些很多只是名义上改产、停产的量会抵的过增加出来的一千多万吨?(不要说需求也增加了,也不要说上海房子不跌价)醒醒吧,老会长都那么语重心长了,还把螺纹和板材去对比。
在这场残酷的淘汰赛里面,更为有效的方式是让那些“应该被淘汰的”做一吨亏一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螺纹遇上了3500==when a man love a women
作者: xiaoguang    时间: 2005-4-27 12:54
我对市场判断的参照系:当阿霉在看多并准备做多时,我就看空或做空;当阿霉坚决看多并准备做多时,我就坚决看空或做空!
作者: 风雨    时间: 2005-4-27 14:58
标题: 大哥,三思而后行呀
引用:
xiaoguang 发表于 2005-4-27 12:54
我对市场判断的参照系:当阿霉在看多并准备做多时,我就看空或做空;当阿霉坚决看多并准备做多时,我就坚决看空或做空!

偶认为目前大哥的对今年上海螺纹的走势有一定误判趋势,偶倒是认为阿霉的分析比较有道理,呵呵多有得罪,不好意思
作者: 风雨    时间: 2005-4-27 15:33
标题: 可以这么说
引用:
webweb 发表于 2005-4-27 12:29
个人判断,今年的市场,除非上海螺纹钢市场出现短暂缺货造成瞬间求大于给,其他时间3500将是上限!
增加出来的生产线是实实在在的热火朝天干着,而又有多少在改产或是停产?难道这些很多只是名义上改产、停产的量会...

据我所知,所谓的大厂都是在不断的减少建材(至少是二级钢)的产量,而中型企业由于自己可以炼铁炼钢,在目前的形势下,螺纹的产量已经基本都转变为工业用钢了(偶知道的几个中型厂罗纹减产将近70%),小型企业目前已经完全是生产跟着价格走,能赚差价就生产,不能有差价就减产甚至停产检修去了,在中国目前的社会中不存在有太大的可能真正的把小厂在短时间内关闭,各地的地方政府不要饭饭了吗?
作者: 第五英雄    时间: 2005-4-27 15:36
不好意思偶不太认同杜杜的看法,偶认为今年国家加紧勘探和开采大型铁矿,只是缓兵之计,但意在长远,就短期而言,设备技术落后,道路交通情况不好,需要相当的投入才会有产出.加大同国外矿石供应商谈判的砝码是这一行动的本意.今年更强调国营大厂要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向技术高利润高的方向发展,这也是需要投入的,而且高能耗依然是不可避免的,今年能源,资源还是上涨的.钢材企业发展需要良好的产销环境和政策环境,政府拿捏要适度,所以价格应该还是相对平稳且在一个合理价位,这也是国家认同的.
作者: 风雨    时间: 2005-4-27 16:01
标题: 同意
引用:
第五英雄 发表于 2005-4-27 15:36
不好意思偶不太认同杜杜的看法,偶认为今年国家加紧勘探和开采大型铁矿,只是缓兵之计,但意在长远,就短期而言,设备技术落后,道路交通情况不好,需要相当的投入才会有产出.加大同国外矿石供应商谈判的砝码是这一行动的本...

同意
作者: 阿奇霉素    时间: 2005-4-27 18:57
标题: 感谢哥哥的抬举^_^
引用:
xiaoguang 发表于 2005-4-27 12:54
我对市场判断的参照系:当阿霉在看多并准备做多时,我就看空或做空;当阿霉坚决看多并准备做多时,我就坚决看空或做空!

我的感觉是:

1、能被哥哥当作参照系是非常不容易的。当市场众说纷纭的时候能有一个“说反话”的观点出现,而且被重视,是值得高兴的^_^

2、哥哥和参照系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因为信息具有放大作用,当上涨的时候无数涨价信息和封库信息会影响我们对顶部价位的判断,或者对阶段平台的判断,这时偶会直接拿业内主流观点的结论减去一个幅度;当下跌的时候无数悲观情绪围绕着我们也会影响对底部位置的判断,这时偶也会直接拿主流观点的结论加上一个幅度。这样修正可能会更客观点。

3、交流的少,沟通的少,细节问题上出现歧意是正常的,大的方向上应该不会有错。近期对某些书书本本的学习,修正了前期建材价格将会上4000的判断(修正原因是对宏观调控的再认识,见另贴),承认在特殊环境下不能沿用市场经济环境下价格形成机制来判断行情发展的错误,但不代表建材市场就真的会一泄千里。而对板带材市场的判断,实际上是对有关文件和政策的理解不一样,认为应采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宏观调控,既看到不利的一面,也应看到有利的一面,理解文件或者政策上文字的本意。至于文字背后的含义,一个做技术的人怎么会有太多的灵感去领悟呢?

实际上,今年1-2月份钢铁行业的投资已经呈负增长,如果真正按照“宏观调控手段”的本意去理解,那么现在至少不应该对钢铁行业投资再度打压,因为数据是滞后的,调控手段实施见效也是滞后的,此时再打压可能会矫枉过正。这时,哪个行业出现了过热就要打击哪个行业,但这个行业在目前来看应该不是钢铁行业,钢铁行业受到的影响是这些行业被打压后带来的间接影响,这样影响就可能小一点,而不至于溃不成军。

至于现在已经形成的钢铁产能,实际上是2003年二季度经济过热以来调控手段的滞后造成的,没有实现“当年就要打下去”的效果(当然深层次原因是在地方和中央没有保持一致,以致后来要用党性原则去保证宏观调控的贯彻)。现在要把设备变成废钢是很痛苦的,但调控就是要有人受到影响,牺牲局部利益保全局利益,因此这个结果是必须要看的到。那么如何才能把设备变成废钢,或者应该说如何“抑制低水平设备的过度发挥”,我觉得可能是仁者见仁的事。去年搞了一个铁本,大家都替他鸣不平,听说最后定的罪名是偷税漏税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今年怎样操作才能得民心,我相信经历1992-1999年的“过热-衰退-回升”,政府会更加成熟的多。

4、关于需求增幅的降低,我同意哥哥的观点,应密切关注和非常重视。另外,作为研究人员,当然不会满足于会议讲话中的数据,还会习惯些地思考是哪些品种需求增幅降低。近期对长材没有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我对长材表观消费量增幅的同比、环比结果没有太多的印象。但是板带材是做过的。这时我考虑的是在我国历年的钢材净进口构成中,板带材占绝对大的比重,但这个情况在去年有了彻底改变,可以用“扭转”来形容。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板带材进口大幅减少,且四季度以来板带材出口大幅增加,今年一季度板带材的净进口数量也将大幅减少。同比来看,钢材表观消费量增幅的降低,主要是因为板带材净进口数量减少所致,那么,“消费增量有较大幅度降低”的结论不是建材这个品种(晚上要是有空我把数据填上)。所以,不能说钢材消费增幅降低就一定建材消费增幅也降低,或者至少降低的程度不一样。另外,板带材市场的变化将会给建材市场造成影响,但这已经不是这一个小段讨论的问题了。

5、我对论坛发贴子的作用是这样看的,结论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路,每个人的环境不同、信息不同以及判断能力等等不同,对同一件事情得出的结论不同。不管结论如何,把过程陈述出来,那么n个人就会提供n个思路和数倍于n的信息,启发思维,修正观点。或许这几天论坛有点冷清,我个人发言太多,会给人以“误导”的嫌疑,我将在以后注意这些细节。
作者: 阿奇霉素    时间: 2005-4-27 19:02
引用:
风雨 发表于 2005-4-27 14:58
偶认为目前大哥的对今年上海螺纹的走势有一定误判趋势,偶倒是认为阿霉的分析比较有道理,呵呵多有得罪,不好意思
你要是只听阿霉一面的意见,10次对了赚的钱不够一次错了赔的
作者: 阿奇霉素    时间: 2005-4-27 19:23
引用:
风雨 发表于 2005-4-27 14:58
偶认为目前大哥的对今年上海螺纹的走势有一定误判趋势,偶倒是认为阿霉的分析比较有道理,呵呵多有得罪,不好意思

道理换不来财富。当社会主流开始不讲道理的时候,道理就成了伪科学。
作者: 风雨    时间: 2005-4-27 20:33
呵呵,偶明白了,偶一定会努力控制风险的,呵呵,谢谢兄弟们的关爱
作者: 阿奇霉素    时间: 2005-4-27 22:56
引用:
webweb 发表于 2005-4-27 08:26
关于所谓的“成本论”的作用,已经被市场验证是正确的了,否则行情也不会合理反弹。这时如果再睁着眼睛抨击“成本论”没有用的话,还真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按照你的“成本论”为王的理论,这一波行情螺纹至少要...
成本论本身是一种研究方法,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实体,不可能成为王侯将相中的一员。

目前影响市场最重要的是国家对钢材价格的看法,以及市场对国家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看法,在目前价位下,行业平均成本应该是价位的中轴线。




欢迎光临 钢铁论坛 (//luntan.steelhome.cn/)